十”光為鑒 “十”志不渝 ----永高股份上市十周年綜述
1983對于永高而言,是一個歷史的開端。而2011在永高的發展歷程中,則是里程碑式的重要節點。2011年12月8日,伴隨著深圳證券交易所的一聲鐘響,公元集團·永高股份正式登上歷史的舞臺。自此,永高股份進入資本市場,而“002641”也成為了公元嶄新的上市標簽,開啟了全新的發展征途。十年風雨、十載芳華,如今的永高股份,已穩穩扎根于塑料管道這片沃土,成為塑料管道行業的奮斗者、領軍者。
十年歷程不尋常
十年前的今天,深圳證券交易所里的黃鐘大呂敲響了公司上市的號角。十年來,永高股份精準把握市場變遷,緊跟政策與市場風口,持續布局塑料管道產業領域,現已構建了品種規格最為齊全的市政管網、工業管網、建筑工程、消防保護、電力通訊、全屋家裝、農業養殖、燃氣管網八大領域和PVC、PPR、PE、CPVC、PE-RT、PB、金屬材料、復合材料八大系列的多維度產品矩陣,市場規模也在呈現跨越式發展。
如今的永高股份已在全球建有九大生產基地,下轄重慶永高塑業發展有限公司、安徽永高塑業發展有限公司、公元太陽能、公元電器、元邦智能裝備、公元(香港)投資有限公司、臺州公元工程服務有限公司、湖南公元建材有限公司以及江蘇永高塑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十六家全資子公司和兩家控股公司。產銷量連續多年位列國內塑料管道A股上市企業第一,出口量連續多年居全國行業第一。成為擁有8000余名員工的大型綜合性企業。
驚人的發展速度背后是超乎尋常的努力。為應對行業洗牌,市場競爭加劇的挑戰,永高人群策群力,共克時艱。十年歷程不尋常,點滴匯聚,涓流成河。
產業優化見真章
企業要想永葆生命力,力爭在時代的浪潮中立于不敗之地,秘訣之一便是求新求變。世界永恒的不變就是一直在變,機遇和挑戰從來都是如影隨形。在如此嚴峻的市場競爭和動蕩的國際態勢之下,公司以科技創新為基礎,緊抓市場需求,產品系列朝著更為多元的方向拓展。公司在原有產業結構的基礎上加以優化,形成八大領域、八大系列的產品架構,涵蓋人們的日常所需。
同時,公司還針對內外部市場情況策劃不同的應對措施。面對外部環境高度不確定的情況下,公司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優化供需循環,產業循環、區域循環、城鄉循環與要素循環。并且構建了多層次、一體化的銷售網絡體系。公司在國內外擁有一級經銷商3500多家,銷售網點80000余家。建立了經銷商、分銷商、零售商多層次、一體化的銷售網絡體系,實現產品的快速分流。此外,公司還建立和完善“縱橫立體營銷體系”,橫向服務于工程、地產等專項顧客和縱向服務于經銷商、分銷商、終端顧客,創建了40余家倉儲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服務輻射區域的每個項目工程,建立了國內的整體營銷網絡,極大滿足工程、地產和專項(燃氣)客戶的個性化需求,并縮短了配送周期。
從六大系統到八大領域產品系列的迭代更新,從塑料管道單一產業到泛家居體系、水電氣風集成服務商的產業延伸,照見的是永高對市場的敏感度以及基業長青的謀劃。從管道制造到光伏太陽能、家用電器開關,再到智能裝備、工程服務、防水涂料、五金水暖、家居衛浴的拓展,反映出永高股份產業發展的長遠布局和“讓流動更無憂、讓世界更美好”的品牌理想。
經營管理練內功
公司自上市以來,總體上面臨機遇大于挑戰,但期間也曾遭遇棘手的問題。公司為了提升管理效益,經通盤考慮后導入“精益生產、目標管理”等管理工具,在經營上全面推行目標管理辦法,化整為零,將全年指標進行細分,然后逐一擊破;在生產上,公司積極借鑒國內外成功案例,建立完整、嚴密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產品質量安全可靠。在數字化生產方面,公司經過十幾年摸索和實踐,現在初步搭建了以智能信息化、內部信息化、外部信息化、移動信息化和BI大數據分析的公司“4+1”信息化戰略平臺,將復雜多變的信息轉變為可以度量的數字、數據,再以這些數字、數據建立起數字化模型加以科學地運用,讓信息和智能不再是孤島,而是形成機聯網、物聯網。助推企業數字化改革之路,提升生產經營高效化。
為了提高生產效率,公司在智能制造方面也做了諸多有益的探索和嘗試,成為了“浙江省機器換人示范企業”。公司總投資1億多元建成一個完全擁有公元自主知識產權的智能制造系統,涵蓋了投料、配料、拌料、軋碎、造粒、集中供料、輸送、包裝七大功能,于2015年正式投入運營,成功地把“無人車間”的概念變成現實。十年來,永高股份在挑戰中獲得發展,面對塑料管道行業整體增速的放緩,永高股份在十年間整體營業收入增長了203.27%,利潤增長了421.64%。
此外,永高股份還大力推行綠色制造,2008年,公司總部所在地,永高股份雙浦廠區被國家住建部評定為二星級綠色建筑,2021年,又被評為了國家級綠色工廠。雙浦廠區的雨水回收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底下管廊系統以及全面的節能降耗和技術改造措施,有效地降低了制造運營成本,實現節能減排,低碳環保可持續發展。
科研智造硬實力
公司始終堅信,創新是走進新時代的通行證,未來行業內真正意義上的角逐必然是科技創新含量的占比。因此自上市以來,公司便立即著手開展相關工作,陸續成立“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級重點企業研究院”“國家級實驗室(CNAS)認可” 等創新平臺,為公司技術創新進程一路升級加碼。
“十三五”期間,公司建設了8600余平米的永高研究院,投入各類分析、檢測儀器設備7900余萬元,形成國內一流的技術中心、研發中心和檢測中心,并以臺州總部三中心為核心與上海、安徽、廣東、天津、重慶分中心形成一體化聯動的科技創新體系。近三年研發經費占比均為百分之三以上。2014年,一舉斬獲五部委認定的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火炬計劃重點高新技術企業、浙江省重點企業研究院和浙江省“機器換人”示范企業四項重量級獎項,開啟了“公元制造”向“公元智造”的轉型布局。
多年來,公司陸續投入1.2億元用于設備購買和人才引進,高度重視研發團隊建設,并借用“外腦”,增強技術研發團隊能力,并組建了國內一流的研發團隊,構建了企業研發平臺、產學研結合、國際合作的三層研發體系。目前,公司擁有一支由博士、碩士、中高級技術人才組成的強大的研發團隊,同時配備無數高端的檢測設備和實驗設備,真正做到集檢測、研發和技術攻關于一體,以全新優質的產品服務全球客戶,迎接市場檢驗。
依托永高研究院強大的研發實力和技術支持,中國輕工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塑料管道工程技術研究院開發中心相繼落戶,永高連續兩屆擔任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塑料管道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單位,當選全國塑料制品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48/SC3)主任委員單位,是行業首家全國質量標桿企業。截止2020年底,公司累計主持起草國家、行業、團體標準13項,累計主持或參與制訂各類標準100余項,涵蓋產品標準、檢測方法標準等,其中主持起草的國家標準GB/T35451.1獲“臺州市首屆標準創新貢獻獎”;同時公司積極參與國際標準化活動,擁有ISO/TC138標準工作組的注冊專家,參與ISO 9854方法標準的制修訂工作,填補我國行業空白。獲得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專利優秀獎等。
此外,公司始終堅持“請進來、走出去”的技術創新方針,在加強自主研發的同時,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人才和技術資源,通過建立開放式的產學研合作機制,與浙江大學、四川大學、浙江工業大學、臺州學院等就高分子材料、模具制造和智能制造相關學科等建立長期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在上下游產業鏈共創研發方面,公司與下游應用商萬科地產等有長期穩定的合作研發關系;與上游企業合作在國內率先開展管道系統研究工作,實現相關技術的國產化等等。
陽光文化煥新生
2011年, “成為幸福生活創享者”的企業愿景;“成人達己,成己達人”的企業使命;“內誠于心,外信于人”的核心價值觀;“打造百年企業”的企業目標;“誠信、敬畏、感恩、務實、匠心、創新、奮斗”的企業精神指引公元人陽光前行。“七彩陽光”企業文化體系不斷添彩,“公元太陽”黨建文化不斷深入,“YCC”陽光文化圈根植一線、為打造“幸福企業”的發展愿景和目標注入強大內核動力。讓員工、股東、經銷商在富口袋的同時也富腦袋,“百年公元”奠定精神思想和精神基礎。
在文化戰略的引領之下,公司著力于品牌文化的打造,從“好管道,公元造”、 “管網系統方案解決者”到“讓流動更無憂”的品牌3.0時代。黃渤代言公元品牌、構建公元品牌賦能體系、重磅打造品牌風尚節、啟動品牌領跑工程、構建新媒體傳播矩陣……永高股份正在以品牌的力量賦能企業發展。
春華秋實,任重道遠,百年企業,“十”光為鑒,“十”志不渝。